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,煤業公司謝橋礦堅持“以人民為中心”的思想,注重從貼近一線職工、貼近職工生活、貼近民主管理入手,用真情、真心、真意服務職工,廣大職工的安全感更有保障,幸福感逐步攀升,家文化的氛圍日益濃厚。
貼近一線職工,讓職工“安心”
炎炎夏日,該礦井下集中制冷降溫系統經重新檢修維護后開啟,通過延接制冷管路至2121(3)工作面、21316運輸順槽、2222(1)運輸順槽、21316底抽巷、22126底抽巷等高溫作業頭面,通過機械制冷降溫,開啟高溫頭面“清涼”模式,僅2222(1)工作面就下降了5℃,濕度下降了13%,極大改善了職工作業環境。同時,該礦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“送清涼”活動。該礦為井下所有頭面配備了裝有仁丹、風油精、十滴水等藥品的防暑降溫愛心藥箱,送到井口,該礦還設立了溫水站點,堅持每天為職工提供足量純凈水,讓廣大一線職工在天氣炎熱時也能感受到一絲清涼。
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,該礦在推動生產方式轉變,減輕職工勞動強度上持續下功夫。在22126底抽巷創建全自動鉆機作業線,利用自動控制程序,電液聯合驅動系統和鉆桿自動裝卸系統相結合,實現一鍵自動鉆進功能,施工過程中不需人工頻繁操作鉆機,減少職工的操作時間和勞動強度。在12324工作面建設該礦首個2.0版智能化工作面。目前已實現煤機自動記憶割煤,支架自動跟機移架,慣導系統自動調直,使用數據實時監控上傳、設備集成集控等功能,割煤期間人員數量減少一半以上,提高了生產效益。
“為積極解決職工上下井長距離步行、體力及時間消耗問題,我們在13418工作面運順對井下‘共享單車’進行先行試點之后,在此次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,又逐漸推廣到了12324工作面兩巷、2121(3)工作面來輔助行人,既能減輕職工勞動強度,減少‘撇勾延點’,也能讓職工在往返施工的途中保持良好心情,以更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安全生產工作中。”該礦生產技術科負責人表示。
貼近職工生活,讓職工“舒心”
今年4月份,該礦在職工食堂實行“包清工”模式,正式收回了食堂經營權,所有食材、調味品全部由礦統一采購,由礦上支付食堂用工費、材料費等所有成本費用,實行“零利潤”運營模式,真真切切讓利于職工。
“以前經常有職工反映,飯菜花樣較少,而且價格高,因此不少職工選擇到礦外私人餐點就餐。實行包清工模式以后,職工普遍反映飯菜比以前花樣多了,味道也比以前好吃了,價格也下降了20%以上,就餐人數增加了好幾倍,窗口前都排起了長長的隊伍。就餐人數多了以后,為讓職工減少等待時間,我們對二食堂又進行了重新裝修,不僅增加了打菜窗口和就餐位置,對菜品種類也進行了豐富。”該礦后勤服務中心主任曹懷倫說道。
該礦還積極對困難黨員、職工展開救助,截至6月底,該礦已對277名困難職工及家屬救助資金23.8萬余元。該礦領導還與困難職工結成幫扶對子,定期對困難職工進行幫助慰問。同時積極開展傳統節日送溫暖、為職工送生日祝福等活動,讓職工充分感受到謝橋大家庭的溫暖。
該礦還增設露天健身器材,改建室內外運動場,開展形式多樣、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,不斷滿足職工精神文化需求,充分體現了發展成果讓全體職工便利惠享。
貼近民主管理,讓職工“放心”
該礦按照“預防為主、調節為主、基層為主”的策略,不斷暢通職工群眾合理訴求反映渠道,積極協調解決職工群眾切身利益問題。
該礦堅持礦務、區務、班務三級公開制度,將職工關心的熱點、焦點、疑點問題作為公開的重點,不斷提高透明度。
“我們對干部職工出勤、工資、績效,獎勵、處罰等凡是涉及到職工利益的問題,均逐日上墻公布,保證各項工作的公開透明,讓職工充分了解掌握自己的工資分配情況,使每一位職工的勞動成果得到最充分的尊重,使職工的知情權、監督權得到保障,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。”該礦黨群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另外,該礦還積極利用大討論活動開展金點子征集,活動開展以來,廣大職工踴躍為礦井發展建言獻策,先后收到關于礦井安全生產經營方面的“金點子”300余條。(胡濤濤)